真石漆冬天施工核心是控制环境温湿度、调整施工工艺、做好成品保护,避免低温导致涂层开裂、脱落或干燥不良,影响最终效果和耐久性。
1.严格把控施工环境条件
低温和高湿度是冬天施工的主要障碍,必须满足基础环境要求才能开工。
温度控制:施工及干燥期间,环境温度需保持在5℃以上,若低于5℃,真石漆乳液会凝固,无法成膜,后期易出现粉化、脱落;避免在雨雪、霜冻天气施工,施工前需查看48小时内天气预报。
湿度与风力控制:空气相对湿度需≤85%,高湿度会延长干燥时间,导致涂层表面发花;风力超过5级时不宜施工,强风会加速涂层表面失水,引发开裂或橘皮现象。
2.调整施工材料与工艺参数
针对冬天低温特性,需对材料和施工步骤做适配调整,保证涂层质量。
材料预处理:真石漆施工前需在室内(15-25℃环境)放置24小时,避免材料因低温变稠,影响喷涂流动性;禁止直接使用刚从室外搬运的冰冷材料,也不可随意加水稀释,如需调整稠度,需加入专用稀释剂并搅拌均匀。
基层处理强化:基层(如墙面)需干燥、平整,含水率≤10%,若基层有结冰、霜冻,需彻底解冻并干燥后再施工;基层可先涂刷一道低温专用封闭底漆,增强附着力,避免后期返碱。
喷涂工艺调整:喷枪压力需比常温施工提高0.1-0.2MPa(通常控制在0.4-0.6MPa),保证涂层均匀;单次喷涂厚度控制在2-3mm,避免过厚导致内部干燥缓慢、出现空鼓;分两遍喷涂时,间隔时间需延长至48小时以上(常温通常24小时),确保第一遍完全干燥。
3.加强成品养护与保护
冬天涂层干燥慢、强度增长缓,需做好后期养护,防止外力破坏。
干燥期保护:施工完成后,若环境温度接近5℃,需用彩条布或保温被覆盖成品,避免夜间低温冻伤涂层;禁止在涂层未完全干燥前(通常需7天以上,低温时延长至10天)进行打磨、勾缝等后续工序。
避免外力干扰:干燥期间禁止人员触碰、碰撞墙面,也不可在附近进行洒水、电焊等作业,防止涂层污染或受损;若后期需修补,修补材料需与原涂层批次一致,且修补区域需扩大至周围10cm,保证颜色和质感统一。
4.做好施工人员与设备防护
冬天施工环境恶劣,需兼顾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。
人员防护:施工人员需穿戴防滑鞋、保暖工作服和防护手套,高空作业时需检查脚手架结冰情况,避免滑倒;室内搅拌材料时,需保持通风,防止溶剂挥发物积聚。
设备维护:喷涂设备(如喷枪、空压机)使用前后需彻底清理,避免真石漆残留冻结堵塞喷嘴;空压机需做好防冻措施,停机后及时排空储气罐内水分,防止管道冻裂。